首 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示范推广    企业动态    在线咨询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四川陶普唯农农化有限公司 > 企业动态

“抢”出新高——四川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纪事

时间:2009-5-5来源:农民日报
 
    眼下,在川西大地随处可见已经黄熟的油菜,拖拉机在平整如画的田地中往来如梭,一片片嫩绿的秧苗间或其中。2008年,四川省在大灾之年农业生产创大幅度增产增收新纪录,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00.04亿斤,增产21.7亿斤,增幅达3.2%,时隔8年后重新跃上700亿斤台阶。小春、大春、晚秋季季增产,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全面增产,12个市州、62个县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全年种植业促进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60元以上。

  据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介绍,“5·12”汶川地震发生正值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收割及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栽插的关键时期。四川省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带领受灾农民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双抢,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地震灾情发生后,四川省农业厅相继派出13个工作组分赴各灾区指导农业抗灾和抢收、抢种工作,要求各地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立即组织受灾地区干部群众,统筹安排各方面力量,抓紧抢收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大力搞好农业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减少损失。省农业厅及时组织专家会商,制定了粮油作物、经济作物、修复损毁农田和灾后监测修复等4个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方案。全省各地农业部门抓住种子准备、改种补种、加强田管、及时收获4个重点环节,积极搞好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调运,加快全省粮油收获和大春作物播栽进度。

  千方百计稳粮增产

  在天府之国的腹地有着银郫县的说法,2008年郫县在抗震抢险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始终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全县14个镇22.85万亩水稻平均单产558公斤,较前三年水稻平均单产515公斤增产43公斤,总产增加近1000万公斤,最高单产847.43公斤,农民增收2054.28万元。郫县农村发展局副局长胡晓玲说,郫县水稻生产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水稻高产创建活动。

  据成都市农委副主任苏卫介绍说,地震发生后,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成都市政府《关于成都市百万亩优质稻丰产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郫县立即建立了组织机构、制订了实施方案、落实了配套资金、规划了实施地点,确保了郫县水稻高产创建和优质稻丰产示范工程的快速启动。县财政紧急筹措200万资金作为郫县粮食高产创建和优质稻丰产示范工程的配套资金,用于9万亩良种统购、1万亩配方肥、9万亩病虫统防统治、插秧机具购置、新品种、新技术和农药试验示范、科技人员目标奖励、9万亩农户水稻保险和项目检查验收等分项补贴。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共投入320余万元确保优质稻丰产示范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胡晓玲说,为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郫县将9万亩丰产示范目标任务分解,县与实施的14个项目镇、镇与村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全县76名农机、农技科技人员被分派到14个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并同县农村发展局签订技术承包责任书,全程负责每户示范田块的确定、良种的选择、技术的培训、播种的安排、栽培质量的把关、肥水的管理、病虫的适期防治等技术指导服务,做到技术到田服务到户100%。县里还引导县域内金稻米业与9万亩优质稻丰产示范基地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确保了优质优价收购农户余粮;与保险公司合作,全县20万亩水稻参与了水稻金融保险,减轻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

  发挥特色促增收

  大地震对灾区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农村特色产业遭受重创,农业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设施遭受破坏,在重灾区,地震给已形成的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中四川省还积极加快恢复和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四川省从地震灾区大多是山区、是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在灾后农业生产恢复重建中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果业、特色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通过搞好规划,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创立品牌等手段,推动灾区特色农业恢复重建。

  彭州市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立即把产业发展作为农业恢复重建的工作重心,在恢复和提升全市灾后农业产业的同时,以鹿鸣荷畔、蜀水荷乡、万亩蔬菜产业园、桂花山水美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为重点,塑造现代农业典范,以点带面,实现全市都市农业景象。在恢复提升农业产业上,制定了彭州市灾后现代农业规划,着力打造一港、一园、五基地,即阳现代农业港,现代农业主题公园,西部规模化蔬菜产业基地、中华川芎产业基地、标准化优质猕猴桃产业基地、标准化养殖畜牧产业基地、冷水鱼产业基地,并集中精力抓重点。一抓重点产业:围绕粮油、蔬菜、畜禽、林竹、冷水鱼、川芎、猕猴桃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二抓灾后重点点位。在部署灾后产业发展工作中围绕安置点建设,推进产业升级,结合灾后住房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镇和部门联动,实施重点亮点打造,为全市提供示范和带动。